在2023年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司的首席行政官蒂姆•庫克給翹首以盼的萬億觀眾們帶來了名為Vision Pro的頭戴顯示器設備,提供了更加精細的眼球追蹤技術,諸如此類的種種功能。但是,大家對其印象更深刻的則是價格——3499美元,還不是人民幣。換算成人民幣則是25000元,即250×100元。真是讓人望穿秋水、望而卻步、望盡天涯路。這東西,好不好,不清楚,但貴是肯定的。從宅男的角度,有25000元人民幣,與其買這個Vision Pro,倒不如直接買RTX 4090 Ti主機一套更有價值,那能干的事情可就多了。然而大多數人,不是大主播的那些普通民眾,買得起RTX 30系電腦主機就已經是電腦用戶中的“中產階級”了,還有很多底層電腦其實還在使用GTX 750ti這種“神卡”度日。
Vision Pro的頭戴顯示器設備
那些最早買谷歌紙片VR眼鏡的朋友們可能記得,也可能忘了,買回家后好好玩了兩天,然后就扔在箱子里或房間的某個角落吃灰。很快,各大國外國內的公司推出了的所謂VR眼鏡,其實只是頭戴式手機框,用手機播放影片塞進去,播放完了拿出來換片再塞進去,來來回回的,倒也能通過淘寶店老板推薦的APP里觀看一些電影院里放的3D影片,就是手機燙得很,什么時候炸了也不奇怪,如果下半輩子變成柯鎮惡或梅超風可就不是一句用戶體驗不佳就結束了。新一代頭戴式VR設備就得說Meta公司的Quest 1~2系列。好不好?沒買過,沒用過,不知道。期間,扎克伯格的Meta公司進行了兩次大規模裁員,大約25000人——成為Meta公司為社會輸送的人才。元宇宙概念隨之破滅。但不能說Quest 2失敗了,只能說它還沒有成功。扎克伯格看到了競品Vision Pro,說它毫無重大突破,而自己即將進入市場的Quest 3擁有差不多的功能,只要499美元。而Vision Pro因為重量問題,即使成年人戴上半小時也會產生痛感,那么對于老人兒童簡直是危險品一樣的存在。而今,蘋果公司不斷下調Vision Pro的銷量預期,目標銷量300萬已經下調為目標銷量15萬。
Meta公司的Quest 2
對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往往定義一個產品的實用性是:看得見、摸得著。頭戴式顯示器作為虛擬現實技術的核心產品,缺點就是個體化特征明顯:當一個人使用時,旁觀者完全看不出來使用者是在看電影還是看新聞。而使用者的體驗很好時,也很難用直白的方式來讓其他人說明哪里好,除非被推薦的人自己也找一個戴上。與之相比,投影儀使用了全息投影技術,則讓場景內的所有人都能體驗到到 同樣的視覺和聽覺,這種體驗感是相同的、均攤的。而且到了2023年,投影機也從單一投影發展出了互動投影,從LED投影發展到了激光投影。這就使得光影投影技術變得復雜多變,可以實現多種用途、多種方式,以滿足多種需求。比如讓CG偶像初音未來在大舞臺上唱《達拉崩吧》。
用投影機實現的虛擬現實技術
而且全息投影儀更容易使用在一個商業化的場景,比如沉浸式餐廳、沉浸式宴會廳、沉浸式海洋館,或沉浸式天文館。和舞臺投影正好相反,是將全息影像投放在四周空間,讓場景更豐富、更有層次感。走過路過,不會錯過。讓相關場景很容易成為人氣景點、地標場景。
上海太平洋百貨上投影出的巨大橘貓
比如在電影《太空旅客》、動畫片《星際迷航:下層艦員》中就多次出現多種類、全方位的宇宙投影,被人們用來學習、導航、訓練或游戲,且可以在同一投射出來的場景中進行互動。但是,頭戴式顯示器在影視劇中的存在比較尷尬,你很難講《星球大戰》中的達斯維達、曼達洛人的頭盔里是否有顯示器;在比如游戲《光環》系列、《死亡空間》系列,主人公的頭盔里較大可能是有顯示器的,那么這個游戲基本上就是單機游戲。
《星際迷航:下層艦員》開會用沙盤投影
OK,那么問題來了,異形的頭上為什么沒有眼睛,是否是因為每一只異形都買了頭戴式顯示器?